• 2024-05-10/週五

〔老茶房〕生命基金物能養身

在這理論之下,我們還是會生病,只是好得比較快; 我們也是會老化,只是老得比較慢。

【社團貼文】〈老茶房說故事〉奇幻蜜珀

老茶房

By老茶房

2016-01-11 08:06

〈老茶房說故事〉奇幻蜜珀

〈老茶房說故事〉奇幻蜜珀 ———— 

  日前,在外出找茶以及添購穿綁手珠掛飾要用的繩子過程中,在一古董舖子上巧遇一位二十餘年不見的老同行(在我兒漢軒一歲之後,我就沒再遇過他,我兒今年 27 歲,所以已經 25 年不見了)。之前,老茶房與這位老同行的私交還不錯,算算這位老同行的歲數,也有七十好幾,看他身體還很硬朗,真替他感到高興。看到這位老舊識,讓老茶房想起一件事,就是在25年前,當時的古董市場中有關琥珀與蜜蠟的觀點,無論新舊,都是以「松香珀」為主流,也以「松香珀」的特質主導所有琥珀、蜜蠟的流通,現在市面上已經幾乎絕跡的老瑿珀、老琥珀、老蜜臘,在當時可是被「松香派」的專家們斷定是「再製品」,甚至直接斷言是「偽品」,而被極端邊緣化,甚至污名化,所以現在是鳳毛麟角的老瑿珀、老琥珀、老蜜臘在當時的銷售空間與管道就被偏頗的「意識型態」異常擠壓,而上不了文物市場的檯面。當時,就發生了一件與這位老舊識有關的事情,應該這麼說,這位老舊識在以「松香珀」為主流的意識型態中,冤枉的成為犧牲品

  事情是這樣 ……

  1986 ~ 1991 年間,台灣的經濟大好,可以說是百業興盛;古董市場也是一樣,幾乎所有從事古董行業的店家或業者,也受到這股經濟浪潮的庇蔭,而天天開張,甚至日進斗金(老茶房當年也有受到餘蔭沾到一些光),所以各個從事古董行業的店家或業者,無不挖空心思的找貨回來賣,因為無論買回來什麼?幾乎都賣得出去!根本沒有滯銷的問題。而這位老舊識,因為他的客人想要收藏老琥珀,而且不怕價格高,只怕東西不夠稀有,所以他就想盡辦法從國外買回幾串當時在文物市場上還沒幾個人見過的稀有老琥珀珠子,原本以為,這些老琥珀應該會符合他的客人之收藏品味,如果客人不中意,依當時古董非常好賣的背景下,也應該會在古董交易市場上引起關注才對,但是,想不到,就在那個當口下,故宮博物院所出版的一本「故宮月刊」中,有一篇講述琥珀的文章,在文中,有一段「教人鑑定琥珀真偽」的方法,而這個鑑定方法,所採用的樣品,就是年代較淺的「松香珀」,因此告訴大家「琥珀會浮於鹽水」「用熱火灼之會有香味」等等完全吻合「松香珀」特質的鑑定法,在文中並直指,如與書中所述不同,那就是偽品。這篇文章一出,打趴了一整票不是賣「松香珀」的業者以及專門追捧老瑿珀、老琥珀、老蜜臘的玩家。因為,「故宮月刊」為故宮博物院所出版,它在文物界的「名氣度」遠遠高於其他的刊物,也可以這麼說,縱使文中的資訊偏頗有誤,也會被人當成是真的。也就是這篇文章,使得當時銷售路線已經不寬的老瑿珀、老琥珀、老蜜臘,一時之間通通被打入冷宮,也使得不少原本就對琥珀蜜蠟有興趣但卻不是很瞭解的消費者,就像遇到海上浮木一般,開始有了大量買進與收藏「松香珀」的理由,這當中,也包括那位老舊識原本購買意願已達八成以上的客人,完全依照故宮月刊所說的鑑定方式,來衡量這位老舊識費盡心思找回來的老琥珀珠子,結果當然是被判出局,因為它跟故宮月刊中說的不一樣。這位客人不買「老珠子」後,在古董市場上也是風聲鶴唳,都不推也不賣更不進與故宮月刊中所刊載不一樣的琥珀,因為都怕客人不買,這麼一來老舊識手中的幾串老琥珀,就這麼莫名奇妙的被當成燙手山芋,既賣不掉,也得不到好評。老茶房依稀還記得,當時,沒有幾位同行有替老琥珀、老蜜蠟站出來說話,因為誰都不想跟故宮月刊對嗆,不過老茶房卻是幫這位老舊識說了不少公道話,但就因為當年的我還不是老茶房,所以雖然極力幫這位老舊識說話,依舊無法挽回本來預計要收藏這幾串老琥珀的客人之心意,因此造成兩個結果,一個是,那位客人琵琶別抱轉而收購故宮月刊所推崇的「松香珀」;另一個是,這位老舊識費心找回來的老琥珀,成為乏人問津的滯銷品。而也是在那件事情之後,聽說那位老舊識舉家遷往南部,老茶房就沒再跟他碰過面。

  那天,巧遇這位老舊識,開心之餘,除了彼此問好敘舊外,老茶房不忘善盡與「找老茶」之責一般,不報任何希望的順口問問二十幾年前的那幾串老琥珀是否還有存貨?因為最近很多朋友都需要老珠子,在粥少僧多的情況下,使得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法如願,既然無意間遇到曾經藏有老珠子的同行,逮到機會當然要問一下,雖然老茶房知道機會渺茫,畢竟已經過了25年,想要有存貨似乎不太可能,但,問一下又不傷大雅,更不耗力氣;想不到,這位老舊識居然說:「都還在,我也不想賣,反正市面上也沒幾個識貨的…」老茶房一聽,乖乖不得了!~他當年那些貨可是難得的寶啊!~於是老茶房急著追問:「你想不想賣?我現在需要很多老珠子,尤其是能夠串成手珠或項鍊品相完整的老琥珀珠子…」或許,是以前老茶房在當年那件事情上面有幫他說過話,這位老舊識當場就說:「你能賣,就讓你拿去賣,反正我現在也老了,賣不動了;不過,那些珠子都維持原樣沒整理,你要自己整理,我現在眼睛都花了…。」老茶房一聽,馬上就答應!~整理珠子,正是老茶房的強項,只要他肯釋出,什麼都好說!~雖然老茶房現在的眼睛也不好,但能找到品相完整的好珠子,什麼樣的艱難都可以暫時拋在腦後!就這樣,老茶房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但卻默默等了25年才因緣成熟的取得這些老珠子。在老珠子送來的那一天,當從袋子中,拿出一長串,才印入眼簾,老茶房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沒錯!~就是它!~好久不見!」

  接著幾天,老茶房好好的把這些珠子整理了一番;同時,為了要讓大家知道這個老珠子以後會產生什麼樣的風華?所以隨機選了兩種深淺顏色、兩個不同尺寸的珠子,分別綁成一大一小兩串手珠;連續幾天,一直的用手把玩摩擦,一如所料,它們由內而外的逐漸散發出光芒,最後,珠子表面上宛如裹著一層厚厚的蜂蜜。前幾天,一對讀友夫婦來到〔讀書會〕,老茶房特別拿出其中一串給他們欣賞(照片中那串小尺寸的手珠),這串老琥珀手珠才拿出來,讀友的太太立刻驚呼說:「好甜喔!」她隨後解釋說:「這個珠子好像剛從糖漿中撈出來,感覺好甜,好想一口吃下去!」讀友太太的反應絕不是老茶房虛構的,因為這種老珠子經過佩戴與把玩後,外觀的確會產生如同蜂蜜的奇幻甜膩感,這種老琥珀,當年出現時,就是被稱為「蜜珀」,事實證明,果然「珠如其名」!

  【後記】自從老茶房發表〔老古董〕系列掛飾後,就陸續接到不少朋友的訊息,說想要看同樣質地的手珠,有的甚至直接要看項鍊。老茶房收到指令後,就在找茶的過程中,又再加上找老珠子這項任務。不瞞大家說,市場上的琥珀蜜蠟很多,珠子更是不少,但是,合乎老茶房標準的卻是很少;姑且先不提真或假,其實現在不少收藏者釋放出來要賣的琥珀或蜜蠟珠子,絕大部分都是「松香珀」,而且不少比例是看了故宮月刊後,認為有專家掛保證,才一股腦大量買入的。那,他們為什麼都要拿出來賣?這是因為故宮月刊只告訴大家怎麼鑑定松香珀,卻沒有明確的告訴大家松香珀只適合收藏不宜隨身佩戴,因為松香珀的硬度不高,它比一般正常人的指甲硬度還要軟,也就是說,拿起松香珀,無需任何工具,只要用指甲去摳它,就可輕易的摳下一片屑。「松香珀」在文物市場上又稱做「金絲珀」,那是因為它的體表極易受到室溫的影響而氧化,進而於表面出現宛如蜘蛛絲般的網狀細微裂痕,基本上這種網狀裂痕都是出現在表面,所以經過光線折射,會產生美麗的金色光網,因此而得「金絲珀」之名。看到沒,它雖然美,卻是不折不扣的「裂痕」,也就是說,只要出現「金絲紋」,那就表示這個琥珀或蜜蠟的體表已經開始要崩解,只要稍微有外力或是有硬物碰撞,無需太用力,它就依網狀的範圍,好像「脫殼」一般,一小片一小片的剝落,甚至就算沒有外力或硬物碰它,它們只要彼此相互摩擦(串成手珠或項鍊),體表的皮殼也會損傷剝落,這也是市面上屬於「金絲珀」「松香珀」的琥珀珠子或蜜蠟珠子,只要是串成手珠或項鍊,在每一顆珠子之間都一定會用繩結隔開的原因,因為不把它們隔開,沒多久,就會發現它們怎麼越來越小顆!?無論「松香珀」也好,「金絲珀」也罷,它們雖然得天獨厚的擁有一種光影的美,但是,它們卻是只能「眼到」卻不能「手到」的文物呀!也就是,它們永遠都只能安安靜靜的待在軟式的收藏盒子中,就算要拿出來參觀,也只能輕手輕腳小心翼翼的從盒子中捧出來,看完之後,再把它們放入盒子中;倘若想把它們隨身佩戴在身上,那就一定要有一個心理準備,那就是會應了「塵歸塵,土歸土」那句話,它們會因佩戴著無意間的碰撞,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摩擦,而從表面開始,一層一層的剝落,直到不成形。而松香珀本身就是這種特質,當初一頭熱買入的人並沒有顧及這一點,所以當瞭解了之後,便開始一顆一顆或一串一串的釋出,甚至不計成本只求脫手的拿到文物市場上出售,這也就是老茶房在找老珠子的過程中,會經常看到「金絲珀」「松香珀」珠子的原因。而,就算老茶房看到,有的價格還挺便宜的,但就因為它們是屬於收藏品,並不是實用品,而老茶房找回來的珠子都是要綁在隨時隨地都會撞來撞去、摔來摔去的手機或鑰匙上,或是戴在不時會碰到硬質桌面的手腕上,「硬度一定要高」就是老茶房所找尋的老珠子第一個條件,因此,即便是遇到價格非常低、質量非常好的松香珀,它們永遠不會進入老茶房蒐集老珠子的囊袋。


【說明】 
  照片中一大一小的兩串珠子,就是老茶房自我測試把玩的那兩串,這張照片,是放在一般檯燈下置於白紙上用腳架相機拍攝的,保證原物原色,沒有修圖加色;照片中的珠子,雖然油亮包漿,但近眼瞧之,珠子表面上表示年分歲月曾經有人佩戴過的細小刮痕清晰可見。這一次取得的老珠子,形狀幾乎都是鵝蛋長圓狀;顏色有金黃、有褐紅、有淡黑;尺寸大小不一,直徑從 9 ㎜至 19 ㎜不等,不過難得的是,有部分是出現機率有如鳳毛麟角,屬於方便佩戴又形狀完整一致的「小尺寸」。

  〈老茶房嘀咕〉現在想想,與其說故宮月刊傳遞片面資訊而打壓了這些老古董的空間,不如說是故宮月刊發表的單方面訊息反而替25年後的有緣人保留了這些老珠子。

▍以上文章,FB 貼文處:
www.facebook.com/groups/1122.tw/posts/927752893944923


【本欄目緣起】
這個欄目中是老茶房與讀書會於臉書社團〔老茶房意合團〕上所張貼的文章。臉書因為系統的限制,無法進行文章分類,所以如欲閱覽曾經發表的文章(包括老茶房自己),須經大費周章的找尋,才看得到。老茶房與讀書會為了方便讀友找尋考古文(包括自己),所以把曾經於臉書社團上張貼過的文章,原文原照的收錄於這個欄目中,當成「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回憶資料庫老茶房竭誠歡迎大家加入社團,意氣相合的一起在生活道場中相互勉勵!
 〈老茶房報告〉:臉書社團〔老茶房意合團〕開團緣起
 臉書社團網址:www.1122.tw


【延伸閱讀】
➡ 書籍作者 黎時國〔別號 老茶房〕個人簡歷
老茶房的著作|出版品|書目 


老茶房的著作出版品,均授權予〔www.讀書會.tw〕銷售。
 服務資訊,請參閱〔服務台〕中說明。
購藏書籍與茶品,請進入〔www.買書.tw〕〔www.買茶.tw〕中選購。

➡ 快捷入口:  或   

老茶房

老茶房

黎時國,別號〔老茶房〕;喜歡在大家已知的領域中尋找未知的事,在未知的領域中搜尋還沒被發現可行的事。 以前,本業經營宗教古文物,專營佛教老念珠;副業書寫出版與生命真相、身體健康有關書籍傳世。 現在,年近古稀進入忘老之境,褪下經營外衣,閤上店舖門;重拾興趣,埋頭珠窩中,自娛串綁四十餘年來家中舊藏老念珠。 自勉格言: 生活一定要努力,但不要過得那麼用力; 做不完生命中所有的事,但很用心做好本分內的每一件事。